• 魏喜奎

    • 性别:
    • 职业:演员
    • 星座:处女座
    • 血型:未知
    • 身高:
    • 体重:
    • 地区:内地
    • 生日:1926-08-19
    • 出生地:天津市蓟县
    • 毕业院校:未知
    • 代表作:杨乃武与小白菜,箭杆河边
    魏喜奎 (1926-1996.3.23) 女。奉调大鼓和曲剧表演艺术家。河北蓟县人。幼年随父兄学弹弦,唱乐亭大鼓。13岁随父兄到北京演唱。北京解放后历任北京市曲艺工作团副团长,北京市曲艺团副团长,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,中国戏剧学协会理事,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。 1996年3月23日,在北京病逝,终年70岁。   1957年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的东方戏曲比赛,获金质奖章。她把乐亭大鼓、奉天大鼓、辽宁大鼓的曲韵精华融于一体,创成奉调大鼓,为曲坛增添了一个新曲种。1950年后,她和曹保禄等艺术家在马少波、老舍等人的建议下,以单弦牌子曲当基调,拿拆唱八角鼓打底子,创成了一个新剧种,并由老舍先生定名为“曲剧”。曾到美国、台湾演出。擅演曲目有:奉调大鼓《李大成救火》、《渔女和战士》、《宝宝娶亲》、《宝玉哭灵》,北京曲剧《柳树井〉、《罗汉钱》、《红花向阳》、《杨乃武与小白菜》等。   代表剧目:《杨乃武与小白菜》、《啼笑因缘》、《箭杆河边》、《方珍珠》、《泪血樱花》等。   魏喜奎艺术特色:歌喉纯美,技艺纯熟,韵味隽永,情感真挚。她的演唱艺术可算是曲艺和戏曲完美结合的典范,味美如甘露,情真似友邻。同时,她广纳众长,融会贯通的大家风格和气质为后代的从艺者树立了典范。   艺术经历 早年,她的父亲魏永富和哥嫂靠说唱乐亭大鼓与唐山大鼓维持生活。1930年父亲带上她和堂弟弦师三人来到天津,在南市一家小书馆作艺。由于父亲生病,8岁开始替父说唱,当父亲病体渐好后,父女俩轮换作艺。在津门作艺十余年,她也扎下牢固的说唱基础。后来又得到天津乐亭大鼓名流王佩臣的指点,更提高了技艺。   12岁随父兄到北京演唱。喜奎跟曲艺公会会长曹宝禄苦练八角鼓,学唱单弦,很快学会几段,还把曹的拿手唱段“五圣朝天”学会。喜奎私下还去开明戏院听评戏,结识了小白玉霜母女,在小白玉霜引荐下结识了京剧演员吴素秋,从此她们三人结成京评曲三姐妹。不久,曹宝禄筹办鼓界大王刘宝全演唱会,魏喜奎荣幸地拜见了刘宝全,并深得他的指点,更有长进。这时天津来人约她父女去南市庆云戏院演唱。天津地区凡来新“角儿”头天上场要摆放花篮,花篮越多说明“角儿”越红,他父女借钱买花篮摆上台面。喜奎就用“鞭打芦花”鼓曲唱段打炮。当喜奎出台亮相,头一句唱下来获得满堂好。一炮打响,在津门一唱即红。后她又结识了梅花大鼓名家金万昌,她又学唱梅花大鼓。之后她在群英戏园和小梨园曲艺厅演唱。她与京韵大鼓名家小彩舞同台演唱,小彩舞对她要改进唐山大鼓的设想十分赞成与鼓励。喜奎又在大观园曲艺厅和京韵大鼓名家白云鹏同台演唱,深得白派的启迪。她在津门演唱到1945年抗战胜利返回北平。喜奎把各流派唱腔逐步融进唐山大鼓腔内,几经磨练由唐山大鼓改成奉天大鼓,最终创成魏派大鼓“奉调”。   1950年后,她和曹保禄等艺术家在马少波、老舍等人的建议下,以单弦牌子曲当基调,创成了一个新剧种,于1952年初选择了老舍剧本“柳树井”,并请老舍商讨,在老舍支持下魏喜奎积极投入排练,老舍兴奋提出“新剧种由单弦牌子曲演化发展形成北京地方戏,可以叫“曲剧”,于是剧种由此而得名。“柳树井”公演时盛况空前。老舍先生偕夫人观看,文管处领导同来看戏。观众反映强烈,轰动一时,连演连满,影响颇大,新剧种成为剧坛一枝新花。1957年初,演出《杨乃武与小白菜》,并拍成彩色影片。1984年2月,创演戏曲独唱会,一人演唱梅花、京韵、乐亭、奉调四种大鼓,单弦及曲剧选段,开戏曲演员办独唱会之先河。  

    【天道影院】天天搜集分享全网最新无删减好看的电影,2023最新热播vip电视连续剧免费看,无人在线观看完整免费版视频,热门综艺娱乐节目、经典动漫,成全视频免费高清观看在线等高清完整版视频资源,看视频,上天道影院就够了(PC网页端与手机同步,高清免费不卡顿)

   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RSS订阅 百度蜘蛛 谷歌地图 必应地图 360地图 搜狗地图

    电影

    剧集

    综艺

    动漫

    专题

    明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