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1420年到1431年,圣杯派和塔波尔派协同作战,接连粉碎教皇和德皇五次派来征讨的十字军,并一度反攻到德国和波罗的海南岸地区,极大地鼓舞了那里人民的反封建斗争。不久,圣杯派与敌人妥协,一起进攻塔波尔派。1434年,里旁一仗塔波尔派失败,胡司战争基本结束。胡司战争虽然失败了,但胡司的改革教会思想和塔波尔派的理想都越出国界,对16世纪德国的宗教改革和伟大的农民战争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。马丁·路德认为自己是胡司事业的继承者,被称为萨克森的胡司。闵采尔认为自己是塔波尔派事业的继承者,并把他们的共和制倾向发展为共和国的要求,把他们的临时措施——财产公有制发展为一个现实集团的明确要求和“对于以后的历史的预见”。[4]
二、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
德国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国家,它10世纪立国后不久称神圣罗马帝国,15世纪起又称“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”,可是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,甚至连确切的疆界也说不清楚。尼德兰名义上是帝国领地,可是弗兰德尔和阿图瓦又归法国国王领有,佛罗伦萨、米兰、热那亚和威尼斯这些独立的城市国家却又属于帝国。胡司战争后的捷克和1499年以后的瑞士实际已经独立,名义上都属帝国,捷克国王还是帝国的七大选侯之一。北方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本是德国的土地,却被丹麦占据着。长期以来,德国的皇帝有名无实,没有一个有权威的中央政府,没有统一的军队、法庭和货币,实际上是由七大选侯、十几个大诸侯、200多个小诸侯、上千个骑士和近百个帝国城市分别统治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