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五)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结构理论
缪尔达尔利用“扩散效应”和“回流效应”概念,把二元结构理论引入了经济发展理论,指出城乡的诸多差异会引起“累积性因果循环”,导致城市区域发展更快,乡村区域发展更慢(乡村发展陷入纳克斯描述的“贫困的恶性循环”),使城乡差异在逐步增大中出现“马太效应”,最终在空间组织结构上呈现出埃及发展经济学家阿明在《世界范围的积累》中所描述的“中心—外围”结构。要改变这种地理上的二元经济,政府应该在发达地区累积起发展优势时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,促进其扩散效应的形成。
(六)赫希曼假设和弗朗索瓦·佩鲁的“发展极理论”
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·赫希曼在1958年出的《经济发展战略》一书中,提出了不平衡增长论。赫希曼认为,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就是资金不足,要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资源,首先发展一部分工业,即那些通过自身发展能引致其他项目最快发展的部门。待这些部门发展起来,并产生大量收入后,必将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。以赫希曼理论为基础,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·佩鲁等进一步提出了“发展极”理论。佩鲁认为,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,可以集中力量,努力培育一分“发展极”,形成“吸引中心”和“扩散中心”,以此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。不平衡发展战略倡导主导部门优先发展,具有启发意义。但该理论忽视了不稳的固化与极化效应。由于发展中国家供求缺乏弹性,极易造成结构失衡。在这些地区培育小城镇增长极,就必须同时重视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与空间联系,否则容易造成增长极“飞地”经济的现象。